植根吉林大地 书写网络文学新篇章 | 吉林省作协举办“网络文学时空”活动侧记

来源:吉林省作家协会 李萌 崔皖琦 时间:2024-07-02


植根吉林大地  书写网络文学新篇章 | 吉林省作协举办“网络文学时空”活动侧记

 

夏至时节,万物繁茂。

6月25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我省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培植网络文学新力量,更好地讲好吉林故事、传播吉林声音。省作协网络文学中心、省网络作协联合举办网络作家文学培训暨“网络文学时空”座谈交流活动,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丽,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春雨,吉林省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李克出席。活动由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秘书长林立强主持。

600b7d449b335e22ee266ee44c4df48.png

“网络文学时空”会议现场


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共有40位省网络作协会员参加本次活动。省作协副主席、省网络作协主席王超(流浪的蛤蟆)为大家讲授了一堂题为《网络文学二十年创作风向变化》的文学课。他用年代文举例,强调优秀的网络小说创作,前期一定要查阅大量详尽的资料,这样才能运用好历史,把握好小说节奏。他认为,网文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创新,不能一味迎合市场,要有独特性和个人风格。如今的网文特点是快节奏、强开头,类别细化得越来越明确,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设计爽点,更要注重故事的完整性以及人物的塑造,这样写出的作品才能传播开来、流传下去。

7a5855313d5f825da5858cfa95723c7.png

吉林省作协副主席、吉林省网络作协主席 王超(流浪的蛤蟆)现场授课


授课结束后,推进吉林省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如期召开。

聚焦吉林文化,关照现实生活

刘阳:东北这片黑土地以其独特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滋养着作家群体,为我们在现实主义题材网络文学的创作上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红色文化、冰雪文化、汽车文化都是很好的素材,我们完全可以把现实的内容用网络小说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打造具有地域文化标签的优质网络文学。

d3632fbd8c75da33ad7d5e8f864db69.png

吉林省网络作协副主席、作家 刘阳(冷光月)

 

吉振宇:现在读者的艺术欣赏能力不断提高,也对网络作家提出了更高要求,网络作家应该积极投身到现实生活当中,获取丰富的素材和真实的细节,为创作提供更坚实的基础,深刻挖掘网络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和认同感,提升文学品质。

cdb1643abdf4f8edb684537dc07c779.png

吉林省网络作协副主席、作家 吉振宇

 

梁玉坤:红色文化、冰雪文化、山乡巨变这样的主题内容,其实在网络文学作品中是可以体现的,只不过手法上区别于传统文学,它不是那种严肃、正式的,它更像是一种夸张式的表达,在叙述上也相对隐晦。

02c82238160aa9e89f4c7df6ed5cdbb.png

作家梁玉坤(落魄小书童)

 

肖利娟:近几年很多现实题材优秀作品的出圈,引发了我很多思考,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不仅会影响读者,还能产生极大的连锁效应,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为所描绘的城市带来热度。我接下来准备植根吉林大地,尝试现实题材创作。  

e8836bd7d36b45bf7ed89d0ea6b7cf4.png

作家肖利娟(睡醒不呆)

 

段泽华:长篇小说《血色草原》让我对生态文学创作有了新的认识和启发,生态文学也可以写成小说,拥有完整的人物关系及故事线,那么网络作家也可以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手法开展生态文学等各种关照现实的主题创作。

78ade4ca95d3fa7a8b093e3025e7052.png

作家段泽华(阿拉丁)

 

孙敏:我们东北并不缺少故事素材,大量的历史素材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创作灵感,像满族的民俗文化,在民间流传着很多故事,很多人是非常感兴趣的;另外还有“闯关东”后,外乡民俗和当地民俗的文化杂糅等,这些素材其实是很有趣味性的,如果去仔细研究的话会引申出很多创作上的可能性。

fb3447306401ad43d013026081f591e.png

作家孙敏(念一)

 

有机联动,文学文旅双向赋能

汪一迪:我一直在思考该如何讲好吉林故事,如果把一些咱们本省非常有代表性的民俗风情、特色文化融入小说,其实很容易就能让读者联想到这个地域,也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会带来很好的宣传效果,带动文旅经济发展。

69d24784f61c53aadc4860a177d7030.png

作家汪一迪(莫伊莱)

 

曲翱:近些年来,网络文学的创作也逐渐走向规范化,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作者和作品。网络文学自身就具有数字媒介的基因,这对于宣传推广地域文化是先天的优势。网络文学经过多轮次开发,IP效应非常强大,网络作家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将对吉林的情感植入文化IP中,产出吸引读者的新内容,才能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商机。

1d804078edea246d1ff5fdd9bdfe550.png

作家曲翱(林之泓)

 

张冉:文学和文旅其实是相互赋能的。好的文学作品需要有精神内核,成功的文旅项目也需要靠文学性、故事性来传播。必须要“走出去”,要有足够的生活积累,才能创作出更多具有文化底蕴的作品。

a1baaf535d30643da15eee0acc4d930.png

作家张冉(景明冉亓)

 

资源整合,助力吉林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

段珺瑶:省网络作协的成立,让网络作家们有了一个交流的空间,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共享。如果网络作家们能够始终在一起,劲往一处使,一起朝着一个方向努力,我相信一定可以创作出令世人瞩目的优秀作品。

a0647a3b74b9dfc024d1ad236fe5dd8.png

作家段珺瑶(封尘往昔)


竭康旭:全省的网络作家要拧成一股绳,无论创作上有哪方面的困难或者需求,都可以共同研究,共同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优质网络文学,打造IP项目,促进吉林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

f0bf4eb83a4997e6afb24f77ad1bda0.png

作家竭康旭(孑剑)

 

王春雨:网络文学创作是在数字经济大背景下,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对象。虽然叫网络文学,但也要符合文学创作的基本特性。文学的创作模式绝对不是固定的,需要不断去创新。网络文学创作不能局限于个人的喜好,更多地要与时代同频共振,要反映时代风貌,体现时代进步,展现人民风采。网络作家必须不断提升自己,要有责任意识,要有家国情怀,将地域文化内化成创作资源,才能不负文学使命、时代使命。

33c29b39449cb5afb3b011d962a0320.png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王春雨

 

李克:作为研究者来说,我希望在网络文学领域,吉林作家的创作能带有吉林印记、宣传吉林文化的内容。网络作家们要勇于尝试,不断去探索创作上的可能性。

08fe766deb9e2f233953f805aecd4c4.png

吉林省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 李克

 

最后,张丽对活动进行总结。她指出,网络文学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机,省作协会和省网协一起,共同提升文学服务质量、延伸文学服务手臂,培养培育优秀人才、推出推介文学精品,也希望全省网络作家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厚植吉林沃土,用情用心用力书写伟大时代,推动吉林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

f8f014b0573ff1ffba2ab587a573ea1.png

吉林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张丽总结讲话

 

编辑:
上一篇: 描绘时代风貌,展现人民风采 ——“山乡巨变的吉林答卷”报告文学作品创作研讨会侧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