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座谈会在长春召开

来源:中国作家网 时间:2023-07-26

“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座谈会在长春召开

来源:中国作家网


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7月10日,吉林作协与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吉林省生态环境厅、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召开“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座谈会,为推动生态文学创作建言献策。

“绿水青山黑土地,蓝天白云好空气”,是吉林生态环境最生动的诠释。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蔡宝峰介绍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吉林最突出的优势、最宝贵的财富、最重要的品牌。拥有“绿水青山、冰天雪地”两座“金山银山”,“长白山、查干湖”两块“金字招牌”和“东有虎豹、西有白鹤”两个“生态地标”的吉林,积淀了绿色发展的厚重底色,为生态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厚源泉。

吉林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丽介绍了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情况,并表示如今的吉林,有一支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生态文学创作队伍;有一批体裁多样、各具特色的生态文学作品;有一块助力生态文学健康发展的文学阵地;有一系列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品牌文学活动。张丽希望,通过共同努力让生态文学成为新时代文学中最靓丽、最夺目的一道风景。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春雨从文学批评和研究的角度谈及生态文学创作。他说挖掘生态文明思想,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是生态文学创作的应有之义。“吉林文学创作资源丰富,文化建设颇有成效。”王春雨期待,生态文学可以成为东北文化振兴的突破口,为东北全面振兴贡献文学力量。

吉林省作协副主席、文学院院长、作家王怀宇力求以小说的方式呼唤生态文明。他近几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家乡三部曲(《血色草原》《风吹稻浪》《芬芳大地》)都与吉林西部草原和河湖的生态环境密切关联。尤其是《血色草原》一书,始终贯穿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视野,是他用小说的方式体现生态文明思想最有力的表达。

“生态文学将会有广阔的未来”,《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以此为题,从生态文学是一种呈现生态意识或生态价值观的文学,是对人类盲目发展进行批判和警示的文学,是博物学与文学相融合的文学,是能够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文学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对生态文学特征的思考,并介绍了《作家》杂志长期以来推动生态文学创作的主要举措。

“生态之上,立散文新功!”吉林省作协副主席、作家赵培光结合由他主编、吉林作协重点扶持项目《问脉山水:生态吉林散文选》,谈到吉林生态散文的创作,他说:“伴随着生存意识与生命意识的觉醒,生态文学在我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吉林散文也出现了葳蕤可喜的态势。”他期待有更多的散文作家可以问脉吉林,问脉生态,把吉林的山水之美尽情展现,为推动生态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会长、作家于德北认为,对生态文学创作的追求,应该是对生态责任的提醒,以及对生态理想的展示。他说:“生态文学作家应具有全球视野,崇尚科学精神,完善生态知识,在创作中去模式化、概念化,如是,才能和世界各国作家共同抵近生态文学的价值核心。作为中国作家,要积极传播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倾力赞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负责人表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火热实践和生动现实给广大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不竭的创作灵感。新时代的生态文学创作大有可为,期待广大作家用美的眼光、美的标准写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生态文学精品力作。

此次座谈会是吉林作协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具体举措,为新时代吉林生态文学创作注入了强大信心与不竭动力。下一步,吉林作协将继续推动生态文学创作,引导广大作家立足黑土大地,聚焦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以文学的笔触书写吉林生态故事。

 


编辑:曲翱
上一篇: 鲁奖作家任林举的新作《虎啸》:揭开野生东北虎的隐秘与传奇
下一篇: 寻访东北红豆杉
0.1020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