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林《山林笔记》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来源:吉林省作家协会 时间:2021-07-15


8月24日上午,胡冬林《山林笔记》研讨会在中国作家协会10楼会议室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吉林省作家协会、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文艺报》社、时代文艺出版社、《作家》杂志社承办。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潘凯雄,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作家协会,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长白山管委会等4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出席。《文艺报》社总编辑梁鸿鹰主持研讨会。

已故作家胡冬林的遗作《山林笔记》是一部日记体散文集,完整呈现了作者从2007年5月至2012年10月这5年多时间里,在长白山林区考察、学习和写作的日常点滴。胡冬林因病离世后,其妹胡夏林整理了他留下的笔记,按年代分为上下两册,共计6章、118万字。该书以个人化的视角呈现长白山林区动植物生态活动,兼有散文化的抒情和博物学家的严谨,涉及到的物种门类广泛而丰富,饱蘸作者对长白山原始森林文化的热爱。据统计,书中涉及到的鸟类190种、哺乳动物40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52种、节肢动物门蛛形纲3种、节肢动物门多足纲1种、节肢动物门软甲纲1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1种、爬行动物6种、两栖动物7种、鱼类5种、软体动物2种、环节动物1种。

除此之外,《山林笔记》中也包含大量胡冬林对自己的写作方向、拟成书的选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长白山地区的生态保护等问题的思考,完整还原了作家在长白山林区长期驻扎期间的心路历程,体现了作家对故乡山水和生态的热爱、珍惜、捍卫,对生命的反思、叩问与坚守。

《山林笔记》作为一部生态文学作品,它与《瓦尔登湖》《沙乡年鉴》等生态文学经典类似,都是作者选叶翳身、细勘大地,用文学的眼睛“丈量”出来的作品,同时又是一位生态文学作家留下来的、未经雕琢的第一手资料,是作者为文学创作积累的鲜活素材。这种对动植物形态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性描述,饱蘸着作者对文学和自然的爱,是作者感受、情绪和山林体验的真实呈现。

胡冬林被称为“中国离野生动植物最近的作家”“中国少数与世界文学接轨的自然文学作家”,曾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以及第六届冰心散文奖、全国首届环境文学优秀作品奖等。作为一位独具特色的吉林省本土作家,胡冬林对家乡、对长白山生态群体的热爱、对文学创作事业的执着,他在山林中的“冷板凳”上沉淀多年的“功夫”让他笔下的文学作品兼具文学、历史、民俗、生态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特色,成为反映吉林地区尤其是长白山生态文学作品的一张名片。胡冬林在文学创作上所走的道路,堪称作家践行“脚力、脑力、眼力、笔力”的典范,是一位作家身体力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楷模。

《山林笔记》首先由《作家》杂志社连载,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近几年来,时代文艺出版社不忘文化企业的社会担当,一直牢固树立精品意识,致力于出版具有较高社会效益和文学价值的文艺作品。《山林笔记》的出版,也是向一位具有高尚情操和文学追求的作家的致敬和献礼。

研讨会上,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高度评价已故作家胡冬林《山林笔记》在生态文学创作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及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方面的典型意义,并且从文学创作、图书出版等各个角度,就《山林笔记》所蕴含的文学、生态和文献价值和《山林笔记》的出版对中国当代文坛的启发等做了深入研讨,就作家胡冬林个人的成长经历与创作《山林笔记》的动机、当代作家的境界,以及如何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等进行了广泛交流。

据悉,《山林笔记》一书已经在全国各大图书平台上架。


编辑:曲翱
上一篇:
下一篇: 《鸟知道》
0.0745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