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彪同志,1984年调入吉林日报社,27年来一直从事要闻编辑工作,经常白班夜班连轴转,是全报社上夜班时间最长、休息时间最少的人。1994年 4月任编辑室副主任,1998年3月主持编辑室工作,2000年4月任编务中心(下辖5个编辑室)主任。2002年获第五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 号,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吉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2009年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十几年中,李文彪平均每天编审稿件2万字,累计 编审稿件7000余万字,是全报社看稿最多的人。编审的稿件有上百篇获国家和省级新闻奖。其中,长篇通讯《亚泰足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获第十七届中国新 闻奖三等奖;《八方唱响同心曲》,获中宣部主办的全国抗击非典新闻宣传优秀作品奖。
 
  一、画龙点睛,塑精品力作
 
  2006年4月14日,李文彪收到文体部几位记者合写的长篇通讯《亚泰足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粗读之后,认定这是一篇站位高、立意新、开掘深的好 稿,决定精雕细刻,突出刊发。他与作者几经沟通,在标题、架构、叙述、议论等方面进行调整更新充实,使其布局更加巧妙,文笔更加生动,分析更加精到,特别 是开头以情节引人,结尾以灵动升华,成为吉林日报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他立刻将其安排在一版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观察”中刊发,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 响。此稿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2003年,“非典”袭来,李文彪在处理一篇重头稿件《八方唱响同心曲》时,从文中提取数个精致的小标题,从各个侧面凸显“万众一心抗非典”的气势,使原本显得有些冗长的章节亮点纷呈,相得益彰。此稿获中宣部主办的全国抗击非典新闻宣传优秀作品奖。
 
  二、“二度创作”,增新闻价值
 
  李文彪处理稿件时,注意捕捉亮点、放大光点、聚集星点,核心是叼出思想,称其为“二度创作”
 
  2001年6月,正是建党80周年前夕,李文彪连续收到3篇同一内容的稿件。一篇是通讯员写的新闻故事《德国专家的徽章》,一篇是记者写的消息《一汽 有这样一个德国专家/兜里总揣着中共党章》,再一篇是新华社电稿《德国专家布罗克常说,要以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李文彪敏锐地认识到,这是迎接建党 80周年可遇不可求的上好新闻题材,必须精心加工,锻成精品。他将3篇稿件揉为一体,分别取其精华,将3个精彩侧面一一汇入文中,提炼到标题上。引题—— 一位德国专家,兜里总揣着中共党章,爱把中共党徽佩带在衣服上,常说要以中共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主题——布罗克由衷赞叹:“共产党是中国的脊梁”,发在 次日的一版头题上。
 
  见报后,省委宣传部长从北京打来电话,认为此稿极好,内容好,发得及时。社会各界反应热烈,纷纷给编辑室打电话谈感想。李文彪向社领导建议搞一篇反响稿。于是,6月16日的一版又刊发了通讯《一篇报道引起的震撼》。
 
  两篇稿件见报后,中宣部新闻局主办的《内部通信》2001年第13期刊文《吉林省:推向高潮运转有序》,说:“吉林日报一版头题在‘迎接建党八十周 年’专栏中,刊登的反映外国人在吉林工作的通讯《‘共产党是中国的脊梁’》,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全国各地许多媒体都相继对此做了报道,影响广泛。”
 
  三、组织策划,推精品栏目
 
  编务中心是吉林日报的总枢纽。十几年来,李文彪参与组织、策划和指挥了几十次重大报道战役,均取得辉煌战果。
 
  2004年4月,吉林日报改版,李文彪创意提出开办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观察”,同各业务部一起,组织策划了一系列稿件,在报道选题、采访、开掘与深化 方面做了大胆的创新尝试,每一篇都亲自动手拟标题、定主题、调结构、精文字。在两年的时间内,共刊发了157篇,在党报刮起一股贴近社会、研究问题、破解 谜局的“东北风”。
 
  如点击难点、亮点,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的《会展热的冷思考》、《挣来美元往哪花》、《软环境亟待治本》等;如宏观着眼、微观入手、破解变局的《“十字路口”的警醒》、《用法制化取代保护机制》等。
 
  2006年,“新闻观察”专栏获吉林新闻名专栏奖。
 
  四、火眼金睛,排“钉子”“地雷”
 
  编务中心是吉林日报的总开关,李文彪当了13年的编务中心主任,作为“总把关人”,始终处于政治大潮的风口浪尖。经典一刻与步步惊心,使他炼就了火眼金睛,堵住了无数差错,仅重大政治差错就有几十处。
 
  2011年,吉林日报举办“纪念建党90周年征文”活动。李文彪在审阅省直机关一位老同志的来稿时,发现其中竟有这样一段:“90年前,中国共产党诞 生时,只有五十多名党员;如今,中国共产党已成为第一大党,与各民主党派携手联合执政。”这是完全错误的表述,是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曲解。正确的表述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是执政党,而不是“联合执政”。这位老同志曾长期担任领导职务,出现这样的严重失误,估计不是糊涂 了,就是由他人代笔,本人并未认真审阅。这样的政治差错如果出刊,势必会引发一场小地震。
 
  李文彪注重建立长效机制,主持制定十几项出版规则;建立“出刊差错通报”、“不定期研讨差错”等机制,警钟长鸣;提出“视错同仇”;他绞尽脑汁,思考着“差错”的可乘之机,先下手为强,除隐患于萌芽。
 
  比较典型的一个事例是,2009年8月4日,李文彪召开编务中心“差错研讨会”,特别提到各编辑室在刊发新闻图片时,要注意图片的整体性,尤其是画面 中人物的背景,往往被忽略,容易为“差错”所乘。当晚,二编室《百姓心声》版上版一张通讯员拍的照片,画面上几个孩子在松花江边上几十米高的风帆上爬上滑 下玩耍。照片说明提醒家长,这种游戏很危险。校对员张宝白天刚参加“差错研讨会”,审查照片时格外上心,在灯光下调换角度,仔细审核。他发现,作为画面人 物活动背景的风帆,边角处有4个很小的字,排成两行,大样印得模糊,不仔细瞅还以为是4个黑点。他来到激光照排室,在屏幕上调出照片,4个字清晰地映入眼 帘,居然是“天灭,退党”。这是法轮功分子散发的反标“天灭中共,退党保命”的残句,是法轮功分子精心设置的“地雷”,一旦炸响,后果不堪设想。
 
  李文彪当即重奖了这位校对员(不久又提拔为校对科副科长),并大会小会反复讲,引起众人警惕。同时报告领导,依法处治了埋“地雷”者。

通知公告公示

工作简报

吉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召开学习贯彻 习近平 . . .

省记协召开2016年第一次主席会议

高福平对省记协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省记协组织有关媒体赴集安走基层集中采访考 . . .

吉林省新闻道德委员会 召开2016年第一 . . .

吉公网安备110106005897号  吉ICP备09097684号  版权所有吉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品牌商标、文字、形象及内容归吉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  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使用和传播
联系电话:0431-88600558  联系传真:0431-88600558  电子邮箱:87625894@qq.com